“中國特色”,在中國已逐漸成為“政治大詞”,其含義對絕大多數(shù)中國成年人來說,可意會不可言傳。我們好奇這個神秘色彩的“中國特色”詞匯,在外國人眼里有怎樣一種風情。德國青年雷克,2007年曾徒步中國4646公里從北京走到烏魯木齊,出版暢銷書《徒步中國》對其“田野體驗”進行了真實記錄?;氐降聡?,進一步思考他的中國之行,在對比中闡述了他眼中的“中國特色”,于是有了《中國,特色》一書。
“雷克,你喜歡我們中國嗎”,我們習以為常的提問,但在德國人雷克眼中卻非常尷尬,因為前置了愛國主義的前提,他除了說客套話之外不知道說什么。而在德國,往往只有“我的德國”,而沒有“我們德國”,因此,也就不會有人問類似的“你喜歡我們德國嗎”。被問多了,雷克甚至也“入鄉(xiāng)隨俗”,發(fā)明了“我德”甚至“我大德”來和中國網(wǎng)友交流。
因此,雷克特別強調“俺雷克不代表德國,也不代表其他德國人”,就如他碰到的每一個中國人,“都不代表整個中國,也不代表其他中國人”,因為最終,“你就是你,而我就是我”。
連中國人自己都說不清楚何謂“中國特色”,要讓一個老外來系統(tǒng)論述,確實有點勉為其難。雷克說,盡管他們上學也要學習很多關于外國的知識,但這個“外國”一般指的是古埃及、古希臘、古羅馬、歐洲、美國,頂多聽說過孔子、老子、《孫子兵法》、風水、明朝的瓷器。
至于“李白是誰、秦始皇是啥時候的人”,就只能聳肩表示無奈了。盡管我們中國學生可能知道歐美歷史、歐美文化多一點,但當“我們中國”隨口而出的時候,其實和他們的歐洲中心主義一樣,我們也在不自覺中暗含了“中國中心主義”的立場。
在《中國,特色》一書中,雷克就中國式過馬路、韓寒現(xiàn)象、中國教育、中日關系、廢除死刑等中國當下的社會熱門話題,旁觀,比較,以一個德國人的視角發(fā)表了不少關于“中國特色”的“特色”看法。
比如“中國式過馬路”,德國人將其視為“交通問題的結果”,而“中國特色”則是視為“交通問題的根源”。又比如“韓寒與方舟子之爭”,雷克認為其中的“中國特色”是“興奮型社會”,德國因為責任、多元、法治已經(jīng)不需要所謂的“意見領袖”和“打假”了,他們的主要任務是“尋找自己”。
在書中,雷克講了一個“經(jīng)典文化差異事件”:二戰(zhàn)時,駐英美軍追求英國女人,在一般人看來,英美文化差不多,但結果卻是被追的英國女人抱怨,追她們的美國男人也抱怨,有意思的是,他們抱怨的問題恰恰是相同的:對方太“隨便”了!
根源就在于文化差異,在英國,接吻被認為是相當親密的事情,要約會好幾次才可以,而且下一步基本上就等于上床;而在美國,接吻是很正常的,認識不久就可以吻,但從接吻到上床卻還要好幾次約會才行。
于是,美國男人急著接吻,英國女人就覺得美國男人太“隨便”了;而英國女人一旦接受接吻就準備下一步了,此時美國男人又覺得英國女人太“隨便”了。
所以,雷克認為現(xiàn)在歐洲流行的“解讀中國”的書籍,包括基辛格的《論中國》在內(nèi),對東西方之間文化差異的理解,實際上都是有失偏頗的,或者把中國文化想的太“復雜”,或者想的太“簡單”。他甚至舉了一個例子,一位上海白領與自己西北的牧民同胞,相互的理解也是不一樣的,因為每一種文化自身都存在內(nèi)部的差異。
因此,我們在談論一個概念的時候,不能單單看它作為一個詞語的字面意思,更重要的是要看是誰、在何種背景下運用了這個概念。理解“中國特色”當然也要如此,對待雷克的《中國,特色》就更當如此了。
責任編輯:張娣
【慧聰資訊手機客戶端下載】